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湛江 > 百姓生活 > 正文

湛江建设文化强市,要重视研究历史文化名人

发布日期:2021/10/23 12:05:00 浏览:508

来源时间为:2020-11-03

湛江建设文化强市,要重视研究历史文化名人

2020-11-0312:56:19来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龙鸣

所谓历史文化名人,是指在传统社会中有所作为、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并有一定影响力的正面历史人物。他们身上所凝聚的价值取向、道德追求、政治信仰、人格理想等精神元素构成了历史名人文化的内涵。

陈文玉

雷州半岛历史上人才辈出,涌现出陈文玉、陈瑸、陈昌齐、陈乔森、林召棠、陈兰彬等众多历史人物,对他们悉心研究,广泛宣传,在地方文化建设中一定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地方文化建设的人文底蕴,为社会提供健康的价值导向;有助于熔铸新时期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有助于传播地方的外在文化形象。换句话说,对地方文化建设可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一、学习历史文化名人,可以增强当代人的文化素养

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人虽存在身份、事迹、生活背景上有许多个体差异,但也存在着共性。他们都属于传统社会士大夫群体,都有着坚定的文化信仰和不断追求“内圣”的人格理想,有着严格道德自律和济世救民的情怀。他们身上虽然不可避免地有传统社会的时代局限性,但也有超越时空局限的永恒价值。这些价值已经融入文化传统,启迪和教育着现代人。本文试把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人的优秀品质略举一二,以飨世人。

第一,勤奋好学。勤奋好学是雷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共同特色。他们之所以道德高尚、业绩不凡,基础就是刻苦读书。他们坚定地认为,读书是人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陈瑸说:“人不知学,牛马襟裾。”他们对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有以下认知。其一,“日夕寻玩,永不离侧”。陈瑸说:“读书作文是家常事,不可太紧,亦不可少离,恰如朝夕饮食相似。”[1]他主张学习要不断“商量旧学,培养新知。”读书不是一朝一夕,或人生某一阶段的事,而是要终身读书。陈昌齐一直学习到老,未见懈怠。到了晚年还对学生说:“今且耄及矣!幸与诸君聚首一堂,犹未敢以衰龄自恕,愿与诸君互相淬厉。”[2]他们都明确认识到,读书可以“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其二,“猛厉精神,日务精进”。人生短暂,时不我待,报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发奋读书,学成后也要求子弟和学生发奋读书。陈瑸对儿子们说:“要整顿精神,日务精进,方不虚过日子。”“须猛厉精神一番,刻刻省察此用心在何处,方不空了日子”。“但须日以继日,无或间断,含英咀华,刮垢摩光,不进于纯粹以精不止。”[3]其三,锲而不舍,以苦为乐。丁宗洛在《陈清端公年谱中》称陈瑸“穷年绩学,文名甚盛。”陈瑸称读书是人间至乐。这种乐,当然会伴随着苦,但苦不有乐。陈瑸说:“用苦心读书,方得读书乐处。”“读书与做官,一理也。做官要埋头去做,实心实政,无一事放自欺欺人,读书亦要埋头读去,无一书不求记得晓得,日积月累,义理充足于中,英华发见于外……。”[4]他不厌其烦地开导学生:“世间荣华富贵,一切皆如电光泡影。惟学问一事,但不日进则日退,断无中立之理。”[5]正如陈乔森在一联中所云:“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远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雷州半岛子弟通过这些经师人师的言教身教,学生“皆宁静不佻,勤学不息。”

第二,注重修德。何为有德之人?陈瑸说:“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坐而言,起而行,必能不负苍生,不负所学。处为端士,出为名臣。”[6]这段话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重心是“起而行”,方能“不负苍生”、“出为名臣”,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道德逻辑的落脚点是“笃行”。品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行为当中养。所谓品德,就是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向个人内在心理的转化而形成的人格或个性。陈昌齐在《诫雷阳书院诸生书》中告诫学生要时刻排斥恶,要“戒骄傲、戒轻薄、戒忿怒、戒强酒、戒嫖赌”。陈乔森告诫学生说:“毋荒而嬉,毋诡而随。正其志气,束以威仪。”[7]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洁之士。雷阳半岛历史文化名人也在这种道德修养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特色。

雷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品德特色为,第一,志向远大、品德高尚。所谓志向,即决心对人类社会有所作为。儒家认为修炼一个有志向的人要层层递进,“修身”是起点,以后不断扩大其作为的范围,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陈瑸说:“内圣之事尽,外王之事可举矣”。“外王”是对外施仁爱、行王道。儒家平天下不是用暴力,而是施仁爱。“仁”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孔子解释为“爱人”。用爱平天下就是“博施济众”。志向大,是要普遍地“济”众;志向远,是要长远地“济”众。所以志向远大即从空间和时间追求为众人服务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其二,人格独立、精神雄健。所谓人格独立,就是始终珍视精神自由,坚守人性良知,保持人格尊严、不向权势低头,不受他人驱使,不攀附、不娇媚、不乞怜。陈瑸做官,从不攀附权贵,独立自尊,刚出仕便到举朝皆知难以治理的古田县任知县。陈瑸给儿子的信中道:“但闻说古田县,素称难治,汝父犹未之信,从来无不可化之人,所难者,仅在己耳。己若端正,人必不难于治。”[8]

陈昌齐

陈昌齐“平生最恶势利之交,从政数十年,未尝一趋权贵之门。”[9]他在翰林院研究著书十年,成绩显著。吏部提名他督学陕甘。于敏中给他写信,告诉他能获此任,是他极力推荐的结果。于敏中在朝42年,为乾隆朝力秉钧轴的重臣。可是他交通内侍,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广收官员贿赂。他写信就是暗示陈昌齐投其门下,结成一党。陈昌齐立即复信给他:“为国荐贤,为事择人,为宰相之职责,你把皇帝的任命秘密私告于我,难道要我感恩戴德,私报于你?”[10]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他已经考虑到会与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高官厚禄失之交臂。陈乔森被朋友称为“龙性难驯”,绝不会屈膝撩衫顶礼膜拜,失去自己做人的尊严。陈乔森做官时已至晚清,官场文恬武嬉、贪贿盛行,他不愿同流合污,毅然回乡教书育人,掌教雷阳书院30年。雷州历史文化名人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豪迈格言。

二、学习历史文化名人,可以匡正时弊教育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州半岛历史文化名人勤奋好学、注重修德的优良传统,有着志向远大、品德高尚、人格独立、精神雄健突出的特点,应该成为当代干部须臾不离的镜鉴。好学的结果是有才,修德的结果是品德高尚。有德,体现为对国家、对人民事业的责任感;有才,体现为安民富民,为国分忧的能力。德才兼备,还要勇于笃行,改变现实。雷州历史文化名人的这种精神有助于匡正当今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

首先,有助于匡正犬儒主义心态,鼓励干部树立远大的理想。只要是共产党员,都应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远大的理想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名人能做到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更应该做到。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领导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目前,顺应潮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领导干部应该把自己融入这股伟大的潮流,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大形势。过去说“时势造英雄”,用现在的语言表达就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当前,政通人和,鼓励人们把个人价值融入到国家的建设事业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理想不仅引导人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而且还使人类的生活充满希望。

当今社会,有些党员干部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放弃理想,表现出犬儒主义心态,他们理想破灭,把世界看成一片漆黑,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自拔,进而怀疑和否认世界上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放弃理想放弃追求,把心思用在寻找社会转型期产生的空子,只顾眼前,吃喝玩乐。建议这种人认真学习陈瑸精神,“须猛厉精神一番”,振作起来。陈瑸幼年“矢志不在温饱”,而是“志于道”、(学业)“志于仁”(德业)“学儒者之学,行浮屠之行”。

陈瑸纪念馆

陈瑸年轻时,就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的承担勇气。他以诗言志:“不学方知愧,无才信是贫。文章宁小技,报国最为真”。他一生坚守的理想是“博施济众”。志向大,是要普遍地“济”众;志向远,是要长远地“济”众。他有一生的努力践履了自己的抱负,300多年过去了,还得到民众的深切怀念。

其次,有助于匡正干部对人民群众漠不关心的态度,焕发出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现在有些干部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他们躺上父兄的功劳薄上大享清福,或者占据一定权力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全然忘记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对于这种党员干部,让他们多多了解雷州历史文化名人无疑会有所裨益。

雷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共同特点是关心民瘼,陈昌齐是一位大学者,做过一段时间的温处兵备道,他说:“无论在朝在国在草野,皆有一腔忠爱蕴蓄于寢食之间”。陈昌齐任兵备道时,朝廷实行海禁,使沿海渔民断了生路。陈昌齐灵活执行政策,允许渔民出海打渔。钦差德愣泰前来巡查,陈昌齐对他痛陈禁海之弊,冒死为沿海渔民争出一活路,当地人民无以感恩,就把陈昌齐的名字写在牌位上,早晚烧香祝祷,如祀神灵。陈瑸在其官宦生涯中,“操心虑患,刻无遐逸”,“忧危如同涉春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兢兢业业为民办事。他裁减冗员、严管胥吏、革除荒政,为百姓营造宽松的生存环境;他致力于安民富民,力主驰铁禁以发展生产,反对垄断,提倡自由竞争以保护商业;他在初归版图不久的台湾建文庙、修学宫、定学规,大力发展台湾的文化教育事业,经过他近十年的努力,如“文翁”化蜀,把台湾建设成“海滨邹鲁”;他提出和率先经略台湾北部,为了防止海盗袭击台湾海峡航行的船队,实行护航会哨制度,为了加强军事防御,他捐俸在战略要地建造新城。他的功绩,被史家称为“海疆治行第一”。在陈瑸以后近二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一直在努力解救人民的苦难,力量所及,责无旁贷。对百姓所求也热情以待,在他任内“案无留牍,而野不苦追呼。”成为一代廉政、勤政和善政的典范。

第三,有助于匡正贪腐心理,鼓励广大干部清廉自守。当前,贪污腐败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有的党员干部甚至泯灭良心,伤天害理,成为人民的罪人。而雷州历史文化名人则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清廉自守。清初的吏治腐败不亚于明朝,朝廷官员个个“贪如虎狼,敲骨吸髓”,“贪私之弊,满汉皆然”。在这种污浊的环境中,雷州历史文化名人陈瑸、陈昌齐等人能够重操守,绝苞苴,洁身自爱,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尚。特别是享誉全国的岭南三大清官之一的陈瑸,更是清官中的典范。朱熹说:大抵吾辈于货色两关打不透,更无话可说也。朱熹所说的财色两关,至今仍然困扰和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据统计,有96贪官包二奶,贪污和浪费国家大量资产,他们在财色两关面前均告失败。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认真倾听陈瑸话:“唯不好货斯可立品,唯不好色斯可立命”。特别是那些满口雷人雷语的官员,他们不知道“偶出轻薄一语,便伤自己德性”,(陈瑸)如何过色字关?陈瑸为所有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在那个纳妾合法的社会,陈瑸当官二十年,官至巡抚、总督,却一直不带家属,也没有任何绯闻。如何才能做到不贪不沾?陈瑸说:“贪不在多,得非分一二文便如千百万”,就是防微杜渐,坚守住为官的道德底线。陈昌齐一生清廉,为了海防制造船只赔了钱,上司让给他一个肥差让他补上,他断然拒绝,临死的时候,他可以安心地对儿女说:“我给你们留下清白。”雷州历史文化名人的清廉精神,应该是配合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一剂良药。

三、宣传历史文化名人,对地方形象大有裨益

历史文化名人经常是一个地方最耀眼的名片,这也是许多地方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的根本原因。一位名人往往与一座城市密切相联。

李冰

比如说沈从文与湘西的凤凰,李冰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 湛江市职工书画比赛作品展开幕05-09

    来源时间为:2024-05-08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广大职工书画艺术素养,近日,由湛江市总工会主办、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湛江市职工书画比赛作品展在市……

  • 广东这些景区关闭、客船停航05-09

    来源时间为:2023-07-167月15日14时今年第4号台风已被正式命名为“泰利”(热带风暴级,英文名:Talim;名字来源:菲律宾;意义:尖锐及锋利的意思)……

  • 2022年湛江楼市白皮书之成交篇05-08

    来源时间为:2023-1-1数据说明:网签数据具有滞后性,以下数据仅供参考。编者按2022年已过去,湛江楼市表现如何?什么房源卖得最好?哪些板块是供应大户?哪些……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