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湛江 > 百姓生活 > 正文

广东湛江竟然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官至副部级,一位是工程院院士

发布日期:2022/12/14 15:40:21 浏览:4302

来源时间为:2021-04-09

广东湛江竟然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官至副部级,一位是工程院院士

2021-04-0921:25:03来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Wrap_3ygOc湛江,广东省地级市,闽南民系城市之一,讲闽南语雷州话。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09°31′~110°55′,北纬20°12′~21°35′之间,总面积13225.44平方公里。湛江属于热带北缘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亚热带作物及海产资源丰富。截至2019年,湛江市下辖4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赤坎区,2019年湛江常住人口73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323.55万人,城镇化率43.96。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3100.22亿元。当然湛江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官至副部级,一位是工程院院士。

第一位:刘华秋

刘华秋(LiuHuaqiu193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89.10~1998.4)。广东湛江吴川人。1965年6月外交学院毕业后入外交部。历任驻加纳使馆二秘、中央外事小组办公室处长、驻澳大利亚使馆参赞和公使(1984.12~1986.7)、外交部美大司司长(1986.7~1988.5)、部长助理(1988.6~1989.10)等职。任副外长期间,主管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事务,分管国际组织、条约、法律、礼宾、涉台事务。曾多次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或参加重大国际会议。

1965年07月至1969年10月,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办公厅综合组干事。1969年10月至1973年02月,下放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02月至1981年01月,中国驻加纳使馆二秘。1981年01月至198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外事小组处级干事。1984年11月至1986年07月,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参赞、公使。1986年07月至1988年02月,外交部美大司司长。1988年02月至1989年09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兼美大司司长。1989年09月至1994年10月,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

曾访问美国20多次,就中美关系进行磋商。率团访问过北美、拉美、加勒比和大洋洲30多个国家。在多边外交领域,曾率团出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高级特别会议、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关于中东军控问题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年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维也纳-大会以及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问题部长级会议等国际会议。1994年11月出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次年10月率团出席第11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并发表讲话。1998年10月任中央外办主任。1999年8月任第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主席。2005年2月28日,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增补刘华秋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物经历1960年09月至1965年07月,外交学院英语专业学习。

第二位:辛世文

辛世文,1942年9月15日出生于广东湛江,农业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及农业科技研究所主任,善衡书院创院院长,荣休生物讲座教授。

1966年辛世文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学位;1970年获得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80年至1987年在美国ARCO植物细胞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高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及分子生物部门主任;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植物分子生理系工作;199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2000年担任香港政府教育研究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院长。

辛世文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取得开拓性成就:1980年成功克隆菜豆储藏蛋白phaseolin基因并发现其含有内含子(Nature,1981)。1989年通过基因导入技术,把种子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含量显着提高30,这是运用生物技术提升植物必须氨基酸含量第一个成功例子。1988年与研究组成员克隆出与Bttoxin有不同抗虫机制的基因Arcelin,为植物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抗虫基因。利用巴西豆蛋白基因提高植物甲硫氨基酸含量的研究,被运用到大豆中而带来的致敏风险,引起了世界对转基因食物致敏的认识及关切,从而确立转基因食物致敏性测试和安全的管理。

曾主持香港第一个科学卓越领域项目。领导一支拥有20个实验室的队伍,获选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个科学卓越学科领域,其后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支持,成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农业大学结伴。研究及发展包括碳四杂交水稻,种子生物反应器,及获盖茨基金会资助的高赖氨酸水稻。

辛世文担任威斯康星大学助理研究教授和美国ARCO植物细胞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和分子生物研究室主任期间,曾深入巴西热带雨林,采集了富含甲硫氨酸的典型植物标本———巴西豆。回到美国的研究室里,他深入研究,并在1980年提取、并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基因,同时第一个发现植物基因亦含插入顺序;他还将克隆出来的巴西豆高甲硫氨酸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其它植物,从而在全球首次证实转基因可增加植物甲硫氨酸含量及营养。1996年辛世文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后,获香港特区政府教资会卓越学科领域与国际盖茨基金(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资助,集中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通过遗传工程,改进水稻的品质及产量及研发种子作为高效生物反应器。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