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湛江 > 百姓生活 > 正文

他山之石

发布日期:2023/6/20 12:03:12 浏览:69

来源时间为:2022-01-08

编者按

1月4日,海南“六水共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在文昌召开,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把治水攻坚作为海南“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新海南客户端推出系列整合,梳理各地推进治水的先进经验,借鉴特色案例,助力海南进一步推进“六水共治”工作。

水是生命的源泉

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在火热建设、蓬勃发展中的广东省

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治水事关民生大计

2021年11月28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5周年之际,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发布广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十大关键数据,回顾总结5年来取得的治水成效。

关于“治水”,广东各地都有哪些可取之处?

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是经济、产业和人口的一个大市,但同时也是空间、资源、环境容量的一个小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深圳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水污染一度成为深圳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短板。2016年以来,深圳把治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戳视频详解深圳的“治水密码”

↓↓↓

国内首创!深圳发布治水规范

作为国内第一部规范水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安全开展建设项目的指导标准,以及深圳市水务局行政许可领域的“技术规范”,它规定了水工程(引、蓄水)管护范围内涉水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涉及不同类型的水工程时均提出了相关的技术要求。

创新推行“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的治水模式

“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落到实际做法上,深圳在治理过程中,坚持系统治理,创新推行“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的治水模式,并摸索总结出一系列的“治水经”。

2021年1—11月,肇庆市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广东省第一,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一起来看看吧~

抓好水污染治理的“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流动源”

肇庆对西江、北江、贺江、绥江等大江大河齐抓共管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保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智慧监管与铁腕治污相结合

肇庆已建立了覆盖全市主要干流包括国考、省考、省控共15个监测站点的地表水质量自动监测网络,还安装了废水自动监控企业261家,实现线上远程监控、线下执法联动的精准监管。不断提高环境执法力度,以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弄虚作假行为为重点,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

肇庆封开贺江碧道画廊风光。

碧道画廊成为靓丽的水生态名片

全市建起240公里碧道,新增各类配套管网超过1200公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88个乡镇,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2000多名河长湖长织密织牢四级河(湖)长制。

推动“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

近几年,在惠州的各大江河和乡村小河周围,时常可以看到装着红马甲或黄马甲的人,他们时常躬着腰,一手拿着钳子、一手拿着袋子行走在河湖沿岸,捡拾被人扔弃的垃圾……这些人就是惠州的“民间河长”。“民间河长”是河湖环境整治行动的有效补充,他们为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工作中出谋划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监督促进作用。

2018年以来淡水河流域新建污水收集管网431公里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成为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盘点数据发现,2018年以来,淡水河流域新建管网431公里,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解决污水收集能力不足问题,实现旱季污水不入河。

120多家企业安装治污全过程监控系统

截至目前,惠阳区已完成120多家企业过程在线监控工作,成功执法立案处罚数家企业,20多家企业被责令整改。

开发建设“互联网 河长制”信息系统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国土、建设、三防等部门信息资源,加强河库水域环境动态监管,实现河库基础数据、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落实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强化行政监管与执法,将河库管理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定岗定责,实行河库动态监管。

提出数字高新河长制

将河长制纳入数字高新平台,今后市民用微信扫码即可查阅辖区内任何一条河道信息,同时反馈相关问题成为“民间河长”。

还将建成一套河湖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对市级通用平台的功能补充,以及数据交换和共享,辅助珠海市河湖违法违章行为监管,为保护河渠以及库区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生态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充分压实河长制湖长制责任

2021年5月,湛江市河长办被水利部授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市四级河湖长已累计开展巡河湖20万余人次,巡河湖发现并处理问题超过6000个,有效解决了大批影响河湖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

持续推动河湖治理提档升级

建立“河湖长 检察长 河湖警长”联动协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和司法监督无缝衔接,形成水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

全面打造湛江特色碧道名片

高质量规划建设碧道1500公里,构建“碧海蓝湾映港城、五廊串珠览风光”总体空间格局,目前已建成总长度共104.6公里。

为了让水更清、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广东省的相关大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最“解渴”大项目

深圳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它可是广东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输水压力最大、盾构隧洞最长的调水工程。

这项投资超过350亿元,输水线路全长113.2公里,起点是佛山顺德,途经广州、东莞,终点是深圳,预计2024年建成,从西江调水以缓解东江流域生产、生活缺水的问题。

(二)练江流域污水处理项目——最具情怀大项目

练江是汕头、揭阳人民的母亲河。然而多年来严重的污染让练江失去了原本的模样,成为广东治水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开始,练江流域新一批污水处理项目以超常规的力度加速推进。

在源头截污工程、汕头市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等大项目的加速推进下,生活污水从源头上实现了分流,工业污染也得到了统一排污管理。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