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湛江 > 下设单位 > 正文

热烈庆祝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

发布日期:2016/12/19 0:37:12 浏览:1478

这是一次长度的跨越,从1956年到2012年,它实现了广西中医药人56年的夙愿;

这是一次宽度的跨越,从规模到内涵,它带动的将是整个广西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壮大;

这是一次高度的跨越,从“学院”到“大学”,它标志着这所创建于1956年的高校再次成功升级,在新的起点上扬帆启航!

2012年3月29日,是广西中医药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同时撤销广西中医学院建制,明确广西中医药大学为多科性本科学校。2012年4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的通知。至此,这所创建于1956年的高校在历经了一段段艰辛的探索与辉煌之后,再一次成功跨越,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实现了庄严而神圣的历史对接。

历史篇:久蓄箐华始溢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走进广西中医药大学,无论是古色古香的校门,还是介绍学校历史的文化长廊,镌刻着中医汤头歌诀的汤歌苑,记载着古代名医生平的名医苑,无不一一在讲述着这所学校建校56年来的历史和精神……

广西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其前身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是广西乃至全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目前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中医药大学。1964年学校恢复本科生教育,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原南宁大学医学院)并入,组成了新的广西中医学院。1978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第一批开办研究生教育的中医药院校之一;1996年起先后与国内7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有4年联合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经验。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56年来,学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众多的历届毕业生成为全区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医药卫生战线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实力篇:笃学重教耀杏林

“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竖立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大门的8个大字,是对这所学校大学精神的最好诠释。56年来,正是凭着“弘毅自强、传承创新”的精神,广西中医药大学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且看下面一组数据吧——

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成效突出。2003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结论;在近两届的自治区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2006-2010年在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中获国家级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共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25项。近6年主编各类教材53部,仅2011年担任全国中医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就有3人,副主编9人,编委42人。目前已创建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学校连续4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广西高校平均水平。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21个普通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本科专业均覆盖了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一级学科。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临床医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重点专科9个,广西重点中医建设专科13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4个。学校拥有中药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专业的基础上,先后开设了传统中医班、壮医班、对外中医班和护理(英语方向)班等教改试点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还先后成立了传统医药研究所、壮医药研究所、壮医门诊部、经典临床中医研究所、壮医药学院、瑶医药学院等机构。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学校紧密结合广西实际,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科研项目,推进产学研结合,科研总量、层次、水平逐年提高。2006-2010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70项,其中国家级61项。2011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跻身广西高校及全国中医药院校前5强。2006年以来获科技成果奖11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2006-2010年出版专著268部,发表科技论文6751篇。学校目前有自治区科技“金源”单位1个、自治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在建的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创新共享平台。2007年,学校在广西高校率先获得“973计划”课题,也是广西目前获得的唯一一项“973计划”中医药课题。学校连续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西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优秀单位”。

半个世纪以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名家云集、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蜚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授。目前学校有教授176人、副教授453人、博士学位教师184人、硕士学位教师75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96人;拥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和高水平教学团队,其中,国医大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全国名老中医2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桂派中医大师”24人、“八桂学者”3人、“八桂名师”2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名老中医20人、广西名中医64人、广西“中药研究创新团队”1个、八桂学者岗位及特聘教授各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4个。学校不仅拥有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班秀文、林沛湘、张惠民、秦家泰、梁申、曾宜敬、周基邦、李士桂、黄荣活等名家,还有著名教授韦贵康、赵一、尹遐龄、徐守中、荣远明、黄瑾明、黄鼎坚、徐富业、李瑞吉等名师,一批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授亦在茁壮成长。

多年来,学校努力探索,以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共建实体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学校目前有10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其中直属附院2所;1家附属制药厂及1所附属中医学校;有重阳城老年公寓、元之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第一附属医院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第一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单位、第一批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也是国家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中医病案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开放病床1350张。附属瑞康医院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全科医生临床技能及乡村骨干医生培训基地、艾滋病研究中心,开放病床1200张。附属制药厂曾被评为“全国100家最大医药工业企业”。元之源健康有限责任公司荣获“中国健康保健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是广西保健行业的第一品牌。广西重阳老年公寓是广西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首批全国示范性养老保健机构。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过程中,学校坚持中医药、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新药的开发和研究。近年来,学校先后自主研发了36个国家准字号新药、137个院内制剂。自主或参与研发的青蒿素系列产品、复方罗布麻片、绞股蓝制剂、神蜉酒等,已成为广西多个制药企业的拳头产品。

推进办学的国际化,是学校业已具备的优势和着力打造的亮点。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在传统医药立法、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高校、医疗机构广泛合作,签署合作协议47项,为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1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留学生,在海内外尤其是东南亚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共主办、承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传统医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声誉日益增强。

展望篇:新起点新希望

从学院到大学,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更改。其中蕴含的意义,既是对学校多年来矢志不渝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积极评价,也是赋予学校的新使命和期许,使学校站在了一个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成功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后,学校立即提出了“弘毅自强,传承创新,建设人民喜爱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新理念;确立了新的办学定位,即“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港澳台和留学生教育,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走向世界。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突出,民族医药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中医药大学。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成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及广西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研发的重要基地,成为广西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及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传播的中心,成为中医药民族医药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学校党委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更名大学为契机,不断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大学建设的新起点,广西中医药大学任重而道远。

(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供稿)

广西中医药大学成立揭牌庆典祝贺单位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统战部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民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民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农工民主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九三学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老干部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

广西科学院

广西社会科学院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警卫局

南宁市委、市政府

柳州市委、市政府

桂林市委、市政府

梧州市委、市政府

北海市委、市政府

防城港市委、市政府

钦州市委、市政府

贵港市委、市政府

玉林市委、市政府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