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湛江 > 下设单位 > 正文

这些地方,以后不让办大学了

发布日期:2023/4/19 12:39:16 浏览:142

这些地方,以后不让办大学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非凡油条,作者小笼包

重要通知

一个好消息,我们在知识星球开辟了第二战场【非凡油条】,有很多在公众号不方便说的东西、一些相对私密的个人见解(涉及经济、投资等)、一些财经方面的重要资料,我们都会发在知识星球的非凡油条专栏上,供大家学习交流。

此外,我们也会在知识星球【非凡油条】不定时开设一些重要的自学课程,比如下周即将开始的AI办公工具学习课程。

具体的加入方式,以及更详细的介绍在文末二维码,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

为扩大影响力、实现双方共赢,以往不少高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创办异地校区,一些地方还筹办了新大学。但随着政策收紧,一些跨省创办校区的项目或难以继续进行,一些地方也表示原则上不再增设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这背后或许与之前大规模扩张带来的结构性失衡、过紧日子思想、人口结构失衡等有关。不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指向下,继续科研创新、回归以人为本的育人使命或许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不少地方存在高校异地校区或新设本科院校,以扩大影响

3月23日,教育局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我国2022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与往年相比,今年国内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仍进一步扩大,毛入学率59.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建设教育强国更是基础工程。

加之为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影响力、解决国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世纪末就出现了高校异地办学的现象,近年来,地方新增设立大学也不少。

提到高水平大学异地办学,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的成立(2000年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算是拉开了序幕。

即使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教育部并不赞成高校到异地设立校区、原则上不审批,但近二十年高水平大学设立外省异地校区(研究院)的案例可不少,如目前清华与北大均在深圳设立了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苏州校区、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中山学院。

据统计,过去近20年时间里至少有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入了异地办学行列,包括设立分校、研究院、研究生院及附属医院分院等机构。

这其中,除研究院设立占比较大外,分校区设立也较多。

整体上看,这些异地办学基本呈现从中西部高校往东部扩张的现象,背后原因之一在于所要扩张的高校与当地政府可互惠互利。

对许多大学尤其是中西部的大学而言,往东部走更容易凭借良好的校区环境等条件吸引到优质的师生资源,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能给这些高校的科研提供诸如土地、经费在内的支持。

而通过支持这些高校的异地办学,当地政府可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高校强大的科研优势,还能通过省内异地师生资源的调动来协调地区教育发展,并通过市政配套设施、房地产经济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尤其是作为高校洼地的河南河北、山西江西,虽然其普通高校接近或超过100所,但本科院校基本在65所以下,双一流高校更是屈指可数。对不少中西部省份而言,引进高水平大学有助于补创新短板,促进区域发展。

除异地校区外,近几年全国多地也传出要筹建新大学的消息。

如为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促进教育合作,2019年国家拟初步同意在东莞滨海湾新区设立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湾区大学;在政府加公益基金出资的支持下,福耀科技大学也在筹备建设;在《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到了加快湛江教育基地建设,谋划筹建湛江大学,进一步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

整体上,2012至2022年,即使成人高校数量不断减少,国内普通高校还增加了超600所。

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可见,截至2022年5月31日,国内本科院校1270所,其中又以江苏78所本科高校数量最多,其次是山东的70所、湖北的68所,称得上是高校大省了。

控制或清理异地办学,不再增设新的普通高等学校

不过,伴随着高校不断进行物理空间的扩张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师生资源乃至经费支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异地办学的打击似乎显得愈发严厉了些。

实际上,2016年以来,教育部就不断收紧了相关政策,当年深圳市政府曾与武汉大学签署备忘录拟合作共建的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也受异地办学政策收紧的影响,时隔近4年后,在项目止步不前的情况下,官方终于回复称由于上级部门的要求,该项目终止。

在过程中,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也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并不支持也不鼓励跨城市、跨省份建设新校区尤其是具备本科教学功能校区的行为。

后续《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意见》更是一步步严控高校异地办学的现象。

在过去近20年高校扩张区域集中流向东部、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大规模南下或东建的情况下,《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意见》更是强调了特别严控部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的事项。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异地校区也悄然改了名。

如原应落户苏州太仓的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改名为了太仓智汇港;西安交通大学旗下的苏州研究生院也更名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似乎像是躲避风头一般。

而具体到各省市,不少地方也专门在相关文件中提到了严控新增高校设立的事情。

如黑龙江在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明确要严格把控设置数量,以现有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为工作重点,原则上不再增设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河南也表示原则上不在县域布局高校,广东多地的大学建设计划也纷纷搁置或折戟。

如上文提到的,湛江市政府虽在《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了谋划筹建湛江大学,但近期的消息却表示这个大学未来是否成功筹建与办学或许困难重重。

除了2021年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拟设置的高等学校须全部纳入设置规划,未纳入规划的高校设置事项原则上不受理一事外,据网友咨询了解,后续除了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统筹谋划部署外,原则上不受理粤东粤西粤北地市政府提出的公办高等学校设置事项。

这也就意味着原本预计设立开办的不少广东高校在短期内将难以有进一步的消息。

过紧日子,要省钱一些

关于近年来异地办学或新设本科院校越来越难背后,反映的不只是一些教育上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还有政府过紧日子的倡导及长期发展下人口结构的失衡。

在高质量办学的推动下,想要通过异地办学或新设本科院校来扩大自身影响力、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发展乃至拉动经济的增长是所追求的美好目标。

但现实是,一些异地校区的设立反而稀释了原本主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的规模与区域扩张下还导致了学校规范统一管理呈现效应逐步递减及内部治理水平下降、异地校区资源难以共享且凝聚力不强等情况。

据了解,成立于2017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目前也经过了近6年的发展,运营也较为成熟。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却出现了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高于本部甚至数十分的现象。

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总该离不开深圳校区优质的经济条件、生活与发展环境及优质可及的教育资源。

但如果外部乃至本校的优质资源都流向异地校区的话,不免会让人产生高校看似异地办学实则易地搬迁的担忧。

另外,从过往的异地办学情况来看,大体趋势便是中西部高校大规模地南下、东建。虽说有出于争抢优质生源、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目的,但集体东扩的行为也会造成中西部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失,继续面临人才东南飞的窘境。

另外,在目前教育部不鼓励高校异地办学、当地政策不支持新设本科院校等操作背后,也反映了中央财政过紧日子的思想。

无论是要异地办学还是新设本科院校,部属高校的运行经费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央财政的拨款,这也意味着,一旦要建设新校区或创办新学校,中央财政这边需支出的资金可不小。

以西安交通大学位于西咸新区的创新港校区为例,资料显示,就这个项目的投资就超过了200亿元,背后也依赖着陕西省层面的土地划拨与地铁规划等市政努力、多个中央层面的部委共同参与。

虽然这个校区针对的是研究生院的设立,但可以联想,本科校区的建设亦或全新大学的创办,也少不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但正如《》中提到的,在3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备受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财政赤字正在逐步扩大且缺口还不小。

收支紧张且基于民生考虑,不难理解为何要推动过紧日子思想的贯彻落实。如此一来,中央经费拨款减少,也就难以保障异地办学或新设本科院校的顺利推进。

据了解,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公开预算情况来看,近几年单年降幅10-20的高校可不少。

此外,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的出生率是越来越低了。

☉数据来源:Wind

按照这个趋势,有研究预测,包括本科在内的高等院校的学龄人口将会在2032年达到峰值,随后呈现快速减少的趋势。

若后续人口结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建设过多的异地校区或新增大学难免显得没那么必要。

科研创新、受教体验更为重要

就目前的政策下,多地跨省设立异地校区或新增本地大学已经不易,不过也明确了是原则上的事,特殊情况下还是有例外的,而且目前的政策还是给一些地方留了创办省内异地校区的口子。

不过,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向下,加上我国目前能培养一流人才且在国际高等教育界拥有话语权的大学并不多,国内高水平院校更应该关注的是一流人才的培育,提高自身的能力而并非盲目扩张。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教育工作要点包括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发展,深化体教融合。

而在科研创新方面,要实现实体经济振兴、解决卡脖子难题,更多要依赖于普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努力。可以说,高水平大学在战略需求上将会受到更多的期待。

确实,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的师生团队也创造出了不少傲人的科研成果或切实解决了不少难题。

如在学生年均21岁的情况下,清华大学的师生团队就在2018年10月成功实现了天格计划一号卫星载荷发射,2021年1月21日,天格计划二号卫星载荷首次成功探测到伽马暴事例;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在田园使者团队中也下地为农户诊治病虫害,发挥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高校大学还需要先改善内部教书育人环境。

对一些教师而言,繁忙的考评、申报、写材料自然会挤占他们探索创新的时间,过度繁忙且形式主义或无用的事情反而会不利于教师团队科研成果的产出,也不利于全身心投入科研与教育事业中。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 挖潜能优服务04-22

    来源时间为:2023-07-18新华社记者杨思琪、郑天虹、吴晓颖从新产业新职业到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米”……日前,记者走访多地高校和当地教育、人社部门了解到,各……

  • 广东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涉多家医院!04-22

    来源时间为:2023-05-18广东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涉多家医院!2023-05-1807:38广东医保广东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涉多家医院!我行我show!中国医……

  • 湛江:产业与生态齐飞,颜值和内在兼修04-15

    来源时间为:2024-04-10湛江:产业与生态齐飞,颜值和内在兼修2024-04-1007:54来源:南方日报863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协力网起池中的龙趸,检……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